English
专业设置

1305 设计学

135100 艺术

085507 工业设计工程(全日制/非全日制)

一、简介:

本学科在2006年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的基础上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设计学硕士点,并于201212月获广东省第九轮优势重点学科,于2017年获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,2018年和2021年连续两次进入广东省“冲一流”重点建设学科,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B类,20202021连续两年进入软科“中国最好学科”排名前5%,蝉联全国第六。

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,学院坚持“艺术与设计融合科技与产业”的办学理念,打造“集成新工科,实践新范式,教研国际化,服务大湾区”的学科特色,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、全球视野、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设计与艺术人才,现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(工业设计、产品设计、环境设计、数字媒体艺术)和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(服装与服饰设计、数字媒体技术、设计传达设计)建设点,在2021“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”中7个设计类本科专业全部进入A类。其中,3A+评级专业,4A评级专业。

学科方向:围绕服务我省“双十”战略性产业和城乡高质量发展,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线,突破专业拼盘式设置学科方向的束缚,凝练出工业设计集成创新、数字创意设计研究、城乡可持续设计研究、设计文化与生活美学四大学科方向。四大学科方向间的逻辑关系及关联领域如下图所示:

1)工业设计集成创新。强化“新工科”设计范式,以工业设计集成智能制造、智能控制、数字孪生等高新技术,推动高端装备、智能硬件、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原创设计突破及其产业化,向纵深推进“中国制造”高质量发展。

2)数字创意设计研究。聚焦设计新对象、新领域和新范式,面向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,在信息交互、智慧教育、移动服务等领域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,向国际服务设计理论体系建构贡献“中国方案”。

3)城乡可持续设计研究。践行乡村振兴战略,从物质环境、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上,活化岭南建筑和工业遗产,更新城市“锈带”成为“秀带”,探索城乡可持续发展的“广东模式”。

4)设计文化与生活美学。强化“国际视野、中国经验、本土立场”,以思辨设计等欧美当代设计思潮为学术参照,基于“可拓学”研究设计学共性理论;以岭南建筑、家具、广绣、广彩等为样本,拓展岭南非遗的史论视野,深化“新中国主义”设计研究与应用,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主要成就贡献及国内国际影响:

1)打造“广东设计”智库。我院教师对“服务设计”的定义被商务部《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(2018年版)》采纳。依托广东省社会科学基地“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”、广州市智库“粤港澳设计文化与战略研究中心”,为广东省及广州、佛山、东莞等大湾区中心城市设计政策建言献策,近3年提交18项调研报告和工业设计政策实施意见,为推动工业设计在我省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
2)科教协同育人成效显著。依托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1个广东社科研究基地,2个广州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,共建中欧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、中国体验设计发展研究中心、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、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、云浮创新设计中心、艺术乡建平台——青田学院等6个产学研平台,与美的、中科新知、万事泰等十余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。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、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基地、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。学生获得多个设计大奖,包括德国IF和红点奖、日本好设计奖、中芬机遇100挑战赛金奖、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、广东省“省长杯”工业设计大赛钻石奖等。

3)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产出一系列成果。服务美的、广汽、华为、腾讯、格力、碧桂园、南方电网等千亿级企业7家以上、中小企业150家以上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胡飞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心晓•悠护Lite非接触式心率监测系统被捐赠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、洪湖市人民医院,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健康监测。渠岩教授发起艺术乡建“青田范式”连续三年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,还被光明日报、人民网、中国社会科学网、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。方海教授与国内家具企业阿旺特、竹产品龙头企业“大庄”等对接,“东西方竹家具系列”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数亿元。杨敏教授的燕塘牛奶系列包装设计为企业带来15亿元收益。

4)学科声誉日益彰显。1997年开始,本学科连续推动举办十届“中日工业设计高级研修班”;自2005年开始,连续承办十五届国内最早获得国际设计组织(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, WDO)认证的“东莞杯”国际工业设计大赛;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、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(CUMULUS)成员;自2014年始,已连续主办6届“集成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”;还主承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设计会议,学科实力和办学声誉迅速提升。建有广东省首个设计博物馆及库卡•波罗艺术馆,收藏欧洲经典产品近4000件,成为全省重要的设计推广普及和研学基地。


二、学位类别:

一、学术学位

设计学

1.工业设计集成创新

2.数字创意设计研究

3.城乡可持续设计研究

4.设计文化与生活美学

二、专业学位

(一)艺术

1.时尚与生活设计艺术

2.媒体与视觉设计艺术

3.环境设计与装饰艺术

(二)工业设计工程(全日制/非全日制)

1.产品设计工程

2.体验设计工程

3.服务设计工程


三、硕士生导师:(按姓氏笔画排序)

丁诗瑶、卜亚丽、万千、王平胜、王金广、王娟、王萍、方海、甘为、叶凤华、乐云、冯开平、朴根兑、朱广舟、朱向红、朱毅、任淑云、刘婷婷、江奇生、汤晓颖、许泽浩、孙恩乐、纪毅、李林俐、李淑娟、杨贤、邹建敏、宋文芳、张丽平、张洪亮、张晓刚、张晓晨、张黎、陆定邦、陈可唯、陈剑、陈恒、陈朝杰、罗立宏、罗胜京、罗嘉文、周萍、屈行甫、赵乘、胡飞、胡林辉、钟周、姚丹、贾立峰、夏天生、徐兴、郭嘉跃、唐超兰、黄华明、黄芳芳、黄鑫鑫、萧嘉欣、梅策迎、曹凤霞、曹毕飞、渠岩、蒋弘烨、蒋雯、廖建荣、颜勇


导师风采:https://yzw.gdut.edu.cn/dsfc/sssds/ysysjxy.htm




版权所有  广东工业大学澳门大阳城集团2138网站首页  粤ICP备05008833号